央广网

南京海关“慧眼通”物流监管新模式启用

2019-06-15 17:4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京6月15日消息(通讯员廖凡 俞叶)6月14日下午,江苏南通综保区卡口,车辆川流不息,与其他众多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同,横亘在特殊区域卡口和企业之间的金属围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密布在道路两侧连接到海关“慧眼通”系统的智能摄像头。
        海关监控大屏上的卫星地图不停跳跃着监管车辆的运行位置、载货信息、运行路径等实时信息。每辆车的卫星定位轨迹与海关系统预设的轨迹紧密吻合,说明现场物流作业正常有序。司机邵师傅通过卡口快速放行后,直接将货物送到南通延锋安道拓座椅面套有限公司,他说:“进区后没有任何阻挡,直接送货进厂,太方便了!”
        海关“慧眼通”系统是依托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构筑的隐形、弹性、更具“亲和力”的海关“互联网+监管”模式。通过综合运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时间分析、卡口自动识别等多项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虚拟封闭管理”,打破了传统物理围网封闭管理的局限,实现了物流监管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
科技创新,节约亿元资金
        按照传统要求,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必须先进入区内海关监管场站,在场站内完成实货与报关单证的关联,并开展实货查验或放行程序后方可通行。
        由于历史原因,南通综保区A区为单卡口,进入A区的车辆都要到监管场站履行相关手续。这就造成一些不涉及监管货物的车辆,也得去场站兜一圈。以往这类车辆不多,但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政策举措的实施,“简化进出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委内加工”等政策在南通综保区落地,区内部分企业开始开展内贸业务,同时进区的机器、设备、基建物资等也相应增加,运输非报关货物的车辆开始增多,矛盾逐渐凸显。
        解决问题的最直接办法是建设物理围网,实行分类监管。但南通综保区A区卡口到监管场站相距370米,道路两侧无可用公共地块,沿途还有两条公共道路和五个厂区出入口,建设物理围网需要征地拆迁,不仅费用高、周期长,实际操作也很困难。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员、南通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局长范志强表示:“综保区管理局考虑了多个改造方案,但受限于现实条件都要征地拆迁,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会影响区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去年以来,南京海关、南通海关积极探索,大胆提出了建设‘虚拟封闭监管’的设想,“慧眼通”项目应运而生,在取消物理围网实现有效监管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智能分流、分类监管功能,让货物进出区更便捷快速,费用是建设物理围网的1%,节省建设资金近亿元,真正的‘小投入、大成效’”。
        隐形监管,无形胜有形
        “对于我们搞运输的来说,手续越简单越好,等待的时间越短越好。”邵师傅的话说出了众多物流司机和企业的心声。
        有句话说得好,“管得住才能通得快”。“慧眼通”系统正是坚持诚信为前提、事中少干预、事后防风险的顺势监管理念,实现海关精准靶向监管。通过分析大数据,灵活规划不同类别货物流向开展分类监管,实现进出区货物的快速验放。对于敏感货物实施全过程严密监控,对其他货物在卡口快速放行。项目上线运行后,南通综保区内大量的非报关货物可直通验放,通关时间从5分钟缩短至5秒钟,效率提升98%。
        大数据时代,人、车、货的流动轨迹都会留下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记录。南通海关特殊区域管理二科科长曹双安介绍说,“我们利用‘慧眼通’系统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随时对进出区通关验放的车辆运行轨迹进行实时精准监控,若车辆定位信息超出规划路线,系统自动发出该车辆报警信息,司机也会收到预警提示。沿途两条公共道路和五个厂区出入口均有车牌识别系统,一旦车辆有异常拐弯,系统也会自动警示。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还可以分离出视频中车辆、人员等信息,进行自动检测,真正实现了‘天上卫星追、地上天眼跟、风险智能控’的全过程智能跟踪控制。”
        资源整合,复制推广前景广泛
        整合、开放、协同、高效是“慧眼通”系统的关键所在。该监管模式的成功启用,使综保区内物流通关时间更短,企业可以更便捷采购国内货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加强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开拓市场空间。同时有助于区内物流企业利用保税货物直接流转,开展物流集中配送,加快货物流转,减低成本,促进生产加工、物流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实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目标。
        “目前我省共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1个,区域分散、区内企业众多、物理围网监管难度大等情况较为普遍。”南京海关科技处副处长赵春生表示:“南通海关创新科技手段实现隐形监管,打通特殊监管区域物流通关现场最后一公里的新尝试,将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
        该监管作业也为其他不具备物理分割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对促进“区港联动”,整合综保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区的区位优势,在综保区和港区之间开辟直通道,将物流仓储的服务环节,移到口岸环节,拓展港区功能,实现口岸增值,推动转口贸易及物流业务发展,提供了灵活优化的监管方案。
        “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业务与科技的不断融合,为海关监管方式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在海关监管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作用。南通海关副关长刘振宇表示,未来海关还将根据各方面反馈意见,不断优化监管作业模式,提升用户体验,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

编辑: 景明

南京海关“慧眼通”物流监管新模式启用

通过综合运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时间分析、卡口自动识别等多项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虚拟封闭管理”,打破了传统物理围网封闭管理的局限,实现了物流监管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