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江苏南通航院:植根江海大地 从内河走向海洋

2017-12-17 17:29:00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央广网南京12月17日消息(袁卫国)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坐落于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翼,毗邻苏通大桥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区位优势明显。她发展于改革开放之际,坐落于江海交汇之处,被人们盛赞为“航海家的摇篮”、“交通人才的基地”。

      南通航院于1960年建校,从江苏省南通河运学校,南通河运技工学校,南通航运学校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一路走来,几代航院人秉承“自勉自奋,祈通中西”的校训精神,走过了一段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书写了一段充满着追求与奋斗、光荣与梦想的历史,逐渐从内河走向了海洋,从神州奔向了世界。特别是2000年升格以来,学院紧紧把握高职院校发展规律,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特点,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中国专科(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50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节能工作先进院校、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南通市廉洁教育学校建设示范单位、南通市文明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

      一、明晰发展定位,凝练办学特色

      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得以维系生命力的活力之源。在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南通航院秉承着为交通运输事业服务的传统,凝练出鲜明的办学特色。

      50余年来,特别是升格高职院16年来,学院致力于探索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坚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大力培养“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科学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人本发展、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和以一体双翼为基础(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一体”,社会培训和科研服务为“两翼”)的“3333”办学模式。即以思想风尚、基础设施、人文环境建设为三个抓手,搭建政府、行业沟通支持,校企合作,中外交流发展三个平台,打造管理干部队伍、师资队伍、班主任辅导员队伍三支队伍,锻造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等三种能力。

      目前,学院招生区域覆盖全国28个省份(直辖市),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8000多人,成人高等教育学员2000多人。这艘由河运人才培训起步的小木船,终于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钢铁巨轮。

      二、聚集人才质量,创新培养模式

      “十二五”期间,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改善。截止“十二五”末,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达174人。347名系(部)专任教师(含实验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人员占系(部)专任教师总数的38.04 %,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59%,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85%。“十二五”期间,学院共引进各层次人才40人,2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获“金锚奖”、1人入选“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4人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12人入选市“226高层次人才工程”、5人入选“江苏交通100人才工程”、6人入选“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教学名师”、5人入选“南通市高校教学名师”等。

      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各异”的原则,学院积极探索和实施 “校企对接、分层递进、理实一体、虚实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航海技术专业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双向四段”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三层六段厂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 “虚实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等为代表的工学结合典范。

      在各重点专业的带动下,全院各专业相继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形成了具有各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机电类专业的“3+2+1”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类专业的“引企入校”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2013年,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验收,晋升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并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学院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基于“海上教学工厂”的高职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就业屡创佳绩,创业纵深发展

      近年来,学院就业部门还进一步加强了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112家理事单位、近20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就业合作关系,使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连续四年荣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就业工作紧密围绕“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目标,学院多措并举,通过定期开展SYB培训、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大赛”、设立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立 “忆海拾贝咖啡厅” 等5个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程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形成“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四、根植交通行业,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于行业和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社会职能。近年来,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及江苏交通“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紧密结合省市沿江沿海开发、开放型经济和行业链的专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了以服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和现代造船等特征的专业建设。

      作为扎根南通的高职院校,学院时刻谨记为地方经济服务,积极投身到南通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并以此作为职责所在、发展所需、情感所系。为了更好地履行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学院不断完善企业服务的方式。一是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二是利用学校的优势专业接纳企业职工进行非学历教育;三是利用学校的科研机构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服务。

      学院设有“中国海事服务中心南通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南通培训基地”、“江苏省海员培训中心”、“江苏省航道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南通船舶焊接技术培训基地”等基地(机构),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海运集团战略合作伙伴主要依托单位。

      多年来,学院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心打造航院品牌。先后建成了“江苏省南通中小船舶及配套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10多个省市级技术服务机构,依托这些科技服务机构,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科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学院承担对外技术服务项目200多项,科技开发与服务经费达4000多万元。举办职业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800余班次,年短期职业培训规模达2万人次以上,创造了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经交通运输部遴选,学院航海系教师、船长夏红兵老师光荣作为护航编队益阳舰的“护航船长”,随海军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导弹护卫舰益阳舰以及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组成的152舰艇编队圆满完成了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夏船长的出色表现赢得了上级领导和海军官兵的一致赞誉,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五、拓展合作办学,增强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院立足本校特色,以国家骨干高职院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组织与境外高校间的互访交流活动,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的创新之路,引进了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强化了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拓宽了教育教学的新视野。

      合作办学成效显著。2007年至2016年,学院分别与加拿大莫哈克应用文理学院、英国奇切斯特学院、新加坡新瑞教育学院等3所国外院校开展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监理、汽车运用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等4个专业的“2+1”及“3+0”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截止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计招生362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拓展来华留学生培训项目及增强互访交流。学院坚持以 “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发展战略,近年来学院培训了近百名来自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的航海类交流生及伊拉克船员。学院代表团多次访问加拿大莫哈克应用文理学院、加拿大罗耶斯特应用文理学院、英国奇切斯特学院、加拿大乔治亚应用文理学院、马来西亚海运学院等多所国外院校;学院先后派遣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院校、机构进行进修培训及学术交流,累计达200多人次,为双语教学的实施储备人才。学院接待了来自加拿大莫哈克应用文理学院、加拿大罗耶斯特文理学院、英国奇切斯特学院、新加坡新瑞教育学院、加拿大堪纳多应用文理学院、英国南泰恩赛德学院等国(境)外高校的访问人员达200余人次;接待了日本、挪威、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荷兰等10多个国家的大型航运企业和船舶设计研发企业的负责人前来考察访问。与马来西亚海运学院缔结友好学校,派遣航海类专业学生及教师赴马来西亚海事学院进行交流与培训。

      创新国际“校企共同体”的合作新机制。学院牵头成立了“新丝路”航海职业教育集团,“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及国内外共计近100家成员单位参加了该集团。集团成员信贷自身的特色和优质资源优势,开展互补性合作,航海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公共资源共享与共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有利于促进国内外航海优质资源的集成和共享,促进航海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国际化与国际航运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促进国际相关区域内航海院校与航运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航海职业院校和航运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实现集团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航运业创新发展,为实施国家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学院与新加坡海员联合会、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新国际”)。

      “中新国际”是在航运人才国际化培养大背景下,结合国际和国内船东以及港航企业的培训要求,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海事人力资源培训咨询服务资源,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度,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培训大纲的要求和其他国际行业组织的培训要求开设培训课程和项目,提供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各类中高端培训课程。“中新国际”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境外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推动高职学生海外就业。公司成立多年来,开发了8个培训项目,开设了14个培训课程,先后开班140期,累计为20多家海外企业培训6459人次。

      六、打造文化品牌,涵养综合素质

      学院确立了融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现代意识和鲜明专业特色于一体的现代大学文化的建设思路,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打造凸显高职特色、交通特色、航院特色的校园文化。重点打造了教职工合唱团、学生管乐队、大学生国旗队等三个团队;建设了航海家讲坛、人文大讲坛、职业导航三个讲坛;坚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航海文化节、大学生电影节等三个文化节。大力实施了“精神培育”“形象策划”“载体巩固”“精品创建”“特色凝炼”“文化传承”六大文化工程。学院先后开展了百花齐放—专业楼文化建设、含英咀华—高雅艺术进校园、关爱自我—传递正能量、廉风和鸣—“廉洁从教 勤俭办学”、人生导航—就业与创业教育、海之魂—第三届航海文化节、火红青春献给党—五四系列活动暨大学生社团巡礼、校园文化艺术节、法在身边—法治文化进校园、幸福劳动—教职工文化品牌创建、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主题文化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化鉴赏水平,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学院龙舟队连续四届参加南通市濠河龙舟赛,并四次夺魁,彰显了具有航院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一块块闪耀的奖牌,印证了南通航院历经的辉煌;一份份厚重的荣誉证书,诉说着南通航院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过往。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他们将继续秉承“自勉自奋、祈通中西”的校训精神,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心打造航院品牌。南通航院——这艘“高职教育的航船”,必将承载着先贤的信念,借科学发展之东风,向着朝阳,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编辑: 景明

江苏南通航院:植根江海大地 从内河走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