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药不能停!淋巴瘤不见了,仍要按计划化疗

2019-07-16 21:0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京7月16日消息 近年来,淋巴瘤对大众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众多名人都因为淋巴瘤而离开了人世,引发社会关注。近日,“2019年全国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南京淋巴瘤紫金论论坛”在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医生参加会议,共襄难治性淋巴瘤诊治经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候任主委、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冯继锋教授介绍,多数淋巴瘤对治疗很敏感,但有些患者复发很快,推进规范化多学科诊疗,减少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产生,就非常重要。
       据介绍,论坛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肿瘤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办,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承办。
       淋巴瘤治疗见效快,但复发也多
       尽管不带癌字,但淋巴瘤却是名副其实的“癌症”。“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及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他们又分出很多不同的亚型,特别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有七八十种之多,淋巴瘤的复杂程度远超过人们想象。有的亚型预后较好,有的则发展特别快。” 冯继锋教授介绍,多数淋巴瘤有个特点是对治疗很敏感,一旦用上化疗药物之后,瘤子缩小很快,但有些病人治疗结束后会很快复发,这与淋巴瘤本身的特性有关。
       初始采用标准方案治疗的淋巴瘤患者未达到完全缓解;或达到完全缓解后复发;治疗中无效或进展和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复发,即考虑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
       肿瘤消失后,原计划的化疗仍要继续
       “临床上我们会遇到一些患者,可能2-4个周期之后,原本的肿块就已经摸不见了,甚至在CT检查上也显示不出来。这时候医生通常仍然会要求患者按照原来的计划,接受6个甚至更多周期的治疗。” 冯继锋教授表示,患者有可能会不理解,觉得医生是不是过度治疗,明明瘤子已经不见了,再接受那么多周期的化疗,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多余的伤害呢?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按计划完成的治疗周期是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肉眼观察到的消失并不代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的消失,缓解的深度与治愈率有明显相关性。
       高强度化疗也是淋巴瘤规范化治疗的一个要点,药要用足,为的就是避免过早复发,成为“难治性淋巴瘤”。两个病情类似的患者,一个接受正规治疗后病情好转,一个治疗不规范复发成为难治性淋巴瘤,后者的生存期可能直接“打对折”。
       40多岁的张女士(化名)患上了原发纵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年前来到江苏省肿瘤医院淋巴瘤病区冯继锋教授处治疗,经规范治疗四个疗程后,张女士胸闷咳嗽等症状逐渐消失,CT检查纵隔肿块从6CM缩小到2CM,治疗效果明显。医生要求她继续完成后面两个疗程的化疗,她担心化疗的副作用大,转而选择了中药治疗。四个月后再复查,纵隔肿块很快长大了,医生判断为肿瘤复发。她接受了强化的解救方案和放疗,病情虽有所缓解,但是冯教授判断她的预后却不乐观。张女士所患的淋巴瘤,经规范治疗后,总体五年生存率可达80-90%;但她因为没有完成规范的化疗,复发后再治疗效果则大打折扣,五年生存率仅为10-20%。张女士可能还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治疗,疗程远比第一次治疗复杂漫长,但总体预后却差得多。
       “这也是肿瘤治疗和其他疾病治疗的不同之处。” 冯继锋教授告诉记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初次诊疗方案如果不合适,可以再换一家医院、换一个医生继续治疗,病情也可以控制很好,但肿瘤患者很少有这种“二次机会”,初诊的方案是否合适,与生存期正相关。“这也是现阶段我们强调要到专科医院、请专科医生拿方案的原因。推进国内淋巴瘤治疗的规范化、多学科、同质化治疗水平,才能让更多患者普遍受益。”
       医生提醒:无痛的淋巴结肿大,要小心
       省肿瘤医院淋巴瘤病区主任、吴剑秋主任医师介绍,我国目前淋巴瘤的发病率大约为十万分之六,比欧美要低,但五年生存期大约40%,也同样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目前城市居民淋巴瘤的发病率要高于农村,与环境因素、工作压力、体检普及程度等都有关系。
       吴剑秋主任介绍,淋巴细胞既可以在它的出生地(胸腺、骨髓)发生恶变,也可以在其他脏器,比如淋巴结、脾、扁桃体及胃、肠等全身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淋巴组织出现变化。通过临床检查、病理活检、影像评估等综合分析,80%-90%的淋巴瘤可以被正确识别出来。但对患者来说,发现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并不容易。淋巴瘤初起时症状很隐匿,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还可能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特异性不强,特别容易和其他良性疾病混淆。吴主任收治的病人,很多颈部恶性淋巴瘤的患者之前都被误诊为淋巴结炎或是淋巴结核,对应治疗后肿瘤进行性长大才来肿瘤医院确诊;而有些胃部不适、恶心、腹胀、纳差的患者,被当作慢性胃炎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持续加重,才被确诊为胃恶淋。有经验的肿瘤专科医生会在第一时间,建议患者做活检通过病理来确诊。
       不过,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淋巴结肿大感到害怕。摸得着的淋巴结肿大,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淋巴瘤。吴主任告诉记者,炎症和结核也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但对症治疗后淋巴结没有消失而继续肿大或部分消失后再度肿大,按压没有痛感,这时就要高度怀疑淋巴瘤,尽早就诊。此外,儿童或青少年因为免疫系统的不成熟,本身也可能出现持续一段时间的淋巴结肿大,但大多数属于生理现象,并不需要特别处理。家长既要重视,排除后也不需要过分担心。(胥林花 周威)
编辑: 杨守华

药不能停!淋巴瘤不见了,仍要按计划化疗

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冯继锋教授介绍,多数淋巴瘤对治疗很敏感,但有些患者复发很快,推进规范化多学科诊疗,减少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产生,就非常重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