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学德国 做中国——中德合力在南京打造智造业

2017-12-04 23:03:00来源:今日头条

      央广网南京11月20日消息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开发与制造业全面融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的浪潮,“智能制造”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并被列入国家战略以来,各国纷纷提出适应自身制造业发展的计划纲领,以期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于2015年发布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倡导“以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为根本途径,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过程中,探索中国经验,携手各国打造现代工业文明,共创美好未来”。该纲领将智能制造确立为未来制造业的主攻方向,以进一步强化中国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如此背景之下,作为制造大省的江苏紧跟国家的战略规划,积极发展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中,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的成立便是这种转型的重要成果之一。据悉,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是由南京江北新区主导,南京扬子国资集团、省市产业投资基金和产业资本成立的应用研究机构。

      “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最大的特点,就是跟德国最大的应用技术研究院弗劳恩霍夫协会的工程设备与智能结构研究所(Fraunhofer IPK)进行合作。”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副总裁程雪垠的介绍让我们对“中德”产生了好奇。

      作为欧洲最大的科学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协会见证了德国自二战以后在整个科技领域的飞跃发展,曾反哺了很多的工业企业,比如西门子、宝马、大众,在帮助德国工业实现创新竞争力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据研究所董事霍尔格?科尔教授分析,德国的‘工业4.0’战略跟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大致吻合:两国政府都希望更好地利用数字时代的技术,如物联网,然后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把工厂内各种不同个体进行互联,然后贯穿于整个从产品前端的设计、生产到客户使用端的过程中。

      “我们之所以强调‘中德’合作的概念,是因为两国的国家战略非常吻合,中国在工业领域需要学习德国的地方很多,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把德国的研发基地‘搬’到中国来。我们正在打造的应用与研究中心,未来会担负着非常多的把德国的技术与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应用场景相结合的使命,这也是我们建立研究院的初衷。”程雪垠说,“虽然我们刚开始在学德国,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中国自己的智能创新。”

      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个全球性课题,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所面临的传统制造业转型更是迫在眉睫。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就是一家服务于制造业的高端企业,它又被称为“生产者服务企业”,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引进世界先进的有助于传统制造企业升级的技术资源。

      “中德两国在经济上都比较倚重于制造业的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将在两国的GDP发展中占据较大比重。”根据在多国工作的经验和全球化的视野,科尔预测,“在数字化的智能制造到来以前,希望两国能够抓住机会,更好地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将该研究院落户在南京江北新区,是Fraunhofer IPK在考察了北京、上海、成都、青岛的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需求之后做出的决定。除了因为江北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之外,还因为江苏具有发展高科技制造业的基础,这点与德国的现状有些类似。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帮助了很多传统制造企业进行了智能化的改造,南瑞集团就是其中之一。科尔教授高兴地说:“去年,我们和南瑞签订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们与南瑞的合作已经有好几个项目正在落地,进展非常顺利。”

      除了南瑞,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还与大全集团、南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中德”的规划中,他们不仅要为江苏的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还致力于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企业提供先进服务。程雪垠坚信,“明年上半年,我们的展示中心、实训中心和应用中心就会陆续开起来,到时候我们会走出江苏”。

      采访过程中,科尔教授一直在强调,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这些战略都是非常强调人的作用。智能制造不是提倡用机器代替人,也不是用人工智能代替人,而是提倡人与机器、与信息系统的合一。

编辑: 景明

学德国 做中国——中德合力在南京打造智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