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盐城8月27日消息 近年来,盐城市滨海县沿海工业园为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坚持发展与民生福祉同步增进,积极捐资助学的脚步从未停歇。按照园区主导、多方参与的思路,依托慈善基金会这一平台,工业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谱写了一曲关爱困难学生的动人之歌。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当我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我和父母正在为学费一筹莫展时,县沿海工业园向我发放了2000元助学金,让我十分感动。”开学前夕,今年考上南通理工学院的困难学生刘新文在收到助学金后说。

每年秋学期开学前夕,县沿海工业园为每年考入大学的15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金,并为周边往届在读的困难大学生、在校中小学贫困生共发放20万元助学金。

县沿海工业园党工委书记李品介绍,2008年至今,他们已连续14年开展助学帮扶活动,从不间断。  

创造性做好助学工作

在实际捐资助学中,沿海工业园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创造性做好扶危济困助学工作。依托慈善基金会这一平台,完善资金使用、发放等各项制度,做到专款专管、专款专用,为创造性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奠定了基础。

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园区建立健全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策制、贫困生建档及动态管理制、资助家庭民主评议制、资助结果公示制、助后跟踪教育制等制度,并出台了沿海工业园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用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资助经费的有效使用。

“金秋助学”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张胜忠摄)

围绕助贫济困这一主题,在救助贫困学生的基础上,园区又创新救助形式,形成以助学金奖励为主,以助学贷款、伙食补贴、重大疾病补助等为辅,并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全方位、全过程的混合式资助体系。同时,不断挖掘助学渠道,大力争取社会资助,获得了相关基金、企业的支持。

全力构建助学长效机制

“扶弱济困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同样不是短时间能够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工作,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不断创新,实施了扶危济困助学的‘三个结合’。”县沿海工业园关工委主任郭敬海表示。

园区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在不断巩固和加大园区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园区进一步拓宽扶贫助学的范围,积极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动员企业实行冠名或专项资助。普信公司连续7年发放“迪赛诺·普信”助学金,年投入资金50万元;东港公司每年也投入一定资金资助困难和品学兼优学生。

为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问题,园区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园区定期举办现场招聘会,吸纳园区周边富余劳动力到企业上班,并对其免费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同时,园区实施了养老补贴、免费大病统筹、节假日救助等一系列资助活动,全力改善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

“助学”与“育人”相结合。园区在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始终把促进贫困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讯员 魏军之 张胜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