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昆山之声 | 昆山政闻 | 图说昆山 | 昆山旅游 | 昆山要闻 | 文化昆山
昆山之声 更多...
昆山旅游 更多...
·昆山周边温泉景点
·千灯征集“微梦想”
·全球顶尖选手角逐电竞之巅
·美丽的城市风光
·夜色周庄
图说昆山 更多...
姜杭成全国“美丽乡村”试点
东部新城加快建设展露新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化昆山
以音乐剧形式纪念长征八十周年
中广网    2013-12-04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央广网南京12月4日消息 12月21日~22日,我国首部以长征为题材的音乐剧《王二的长征》将巡演至昆山文化艺术中心,该剧是东莞市创编生产的第七部原创音乐剧,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 首部以长征为题材的音乐剧 
  音乐剧《王二的长征》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八十周年而作的,是中国首部表现长征题材的音乐剧。 
  长征它不仅留下了渡湘江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等鲜活的历史画卷,更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历来以长征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数不胜数,但用音乐剧来表现长征,这还是第一次。明年是长征八十周年,该剧是为长征八十周年献礼。 
  导演黄凯说,长征,是二十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主导长征的,是一批有信仰的知识分子;参加长征的,是以青年农民为主的红军战士。其中,也许,就有王二。 
  ? 用长征的大故事表现小人物的成长 
  音乐剧《王二的长征》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长征故事:长工王二为了给一名牺牲的同志捎信,在长征途中结识了很多人:想为孩子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同志”、不甘做姨太太的“文工团”、敢对老爷说“不”的“红米饭”、有一把自己的枪的“汉阳造”、为了一首诗而革命的“自由颂”、十九岁的团长“老革命”以及红军的俘虏“反动派”。他逐渐成长为一名识字的战士,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要革命,红军到底是支什么样的队伍…… 
  借助长征大背景讲述小人物的成长故事,是《王二的长征》的主旨。编剧、作曲作词说:“我写的是一个不一样的长征,和过去所有长征题材是不同的。”他想借助长征这个时代来表现一个人的成长,通过小人物去展示人性的气质,以独特的视角对重大历史题材做音乐化的处理,完成一个充满真实情感和生命色彩的音乐剧故事。 
  提起主人公“王二”这个名字,该剧艺术总监、作曲三宝说,“王二”跟“张三”、“李四”一样是个俗名,他就是个扔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小人物。但本剧就是用“长征”这个大事件表现小人物的成长,通过故事反映丰富的“人性”。因此,尽管这是一部带有主旋律色彩的作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主旋律作品。反映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三宝和关山的创作理念,在这一点上,《王二的长征》延续了音乐剧《三毛流浪记》和《钢的琴》的风格,是一部接地气的作品。 
  ? 首创“颂”体的音乐剧表现形式 
  在具体呈现上,《王二的长征》由歌、演、颂三部分组成,剧情的叙述主要以“颂”与“演”来完成,而“歌”则不仅可以介绍人物,还可以表意与抒情,它淡化了剧情,却突出了人物;它摒弃了日常化、生活化的叙述,却纯粹、诗意,直击人心。 
  作为二度创作者,导演黄凯从剧本与音乐中寻找舞台意象。通过对全剧的梳理,最终确立“走”作为全剧的“形象种子”:长征是一直在走,王二也一直在“走”;走在长征路上,他认识了许多字,也认识了“革命”。正如剧中所唱:“一直这么走一直地走,穿越层层夜幕笼罩的征途;一直这么走一直地走,走向滚滚浓烟弥漫的长路……” 
  “据我所知,用‘颂体’这样的方式去表现,以前在国内的音乐剧里面是从来没有过的,在国外的音乐剧里面我也没有看到过,没听说过。”三宝说。他想用这种方式打破常规,颠覆人们对音乐剧表现形式的想象,不仅仅是跟别人不同,更多的是不想重复自己。 
  ? 简洁而有力表达的舞台语言 
  三宝说,他不喜欢太华丽的东西,而是崇尚简约的、有视觉冲击力的舞美。这一点,在《王二的长征》中表露无遗。 
  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是《王二的长征》的舞台语言。它无须提供具象的场景及道具,而用机动、灵活的舞台调度,营造具有较强形式感及风格特点的舞台空间。全剧的调度、肢体表演及舞蹈设计与剧情表达紧密结合,寻找到富于内涵与表现力的简洁形式。 
  《王二的长征》的舞台上主要的道具,是一个横贯整个舞台的大台阶,由左、中、右三部分构成。演出过程中,大台阶一直留在舞台上。同样一直留在台上的还有21位演员,或担当歌队,或扮演群众,或充当布景,一直保持在场状态。 
  黄凯说,《王二的长征》的舞美空间是一个很有假定性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激发观众更多的想象力。整个舞台跟麻袋结合,有时候看起来像战场,有时候像丛林,有时候像坡路,有时候又像山丘等,制造出舞台空间千变万化的可能性。

来源:昆山日报    责编: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