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无锡12月1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自2009年首个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落户无锡,这座城市便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结下不解之缘。

日前,记者跟随“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网络主题活动江苏站媒体行走进无锡,感受这座城市如何用“万物互联”的力量,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冬日的暖阳洒在无锡百禾怡养院的院子里,老人正自在地晒着太阳。当记者走进怡养院,现代感与温馨感扑面而来。智能床垫、AI健康检测仪、智能照明、智能胸卡、智能机器人等养老科技产品应有尽有。

在与院长赵娟交流中得知,2016年她建院的初衷便是让养老变得更智慧。她认为智慧养老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既能解决养老服务行业缺乏人才的痛点,也能让老人生活得到更精细化的管理。

在这座城市,智慧养老成了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融入老人生活,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和贴心伙伴。

在无锡航征科技有限公司,记者遇到了无锡航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陈德莉,她对于雷达技术和城市排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团队就‘死磕’水,产品从最初的地下管网测试,现已走向了大江大河、农业灌溉。有效的水治理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谈到城市治水,她与记者侃侃而谈。

在无锡经济开发区主干道上,一辆辆无人小巴车穿梭自如,它们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便捷,更打开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今年,无锡克服复杂交通的挑战,在人来人往的市中心引入了自动驾驶技术。

在无锡,记者看到了智慧城市的核心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如何让这些技术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物联网在无锡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无锡的产业地标和城市名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动力。

曾经,物联网技术在我们眼中或许是高大上、遥不可及的存在;如今,在无锡这座城市内,它变得触手可及、深入人心。人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是冷漠的“技术对抗”,而是温暖的“共生”。

从智慧养老到城市治理,再到无人驾驶,无锡正通过科技与创新编织出一张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网”,让这座城市的脉搏变得更加从容、更加有力。

编辑:顾炀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