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淮安3月18日消息(记者郑楚豫 通讯员田敏 周莹)3月18日,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龙虾开捕仪式上,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对外发布了克氏原螯虾“盱眙红1号”新品种。这次盱眙龙虾不但又出了“新款”,而且还是“科班出身”,也为盱眙龙虾的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十三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盱眙龙虾开捕仪式,盱眙县委书记致辞(央广网发 林昌森 摄)
发力种业“十年磨一剑”,这也意味着依靠“十三香”征服食客味蕾的盱眙龙虾,未来将再迎口感升级。盱眙县委书记邓勇说:“盱眙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上,将以龙虾产业为引领、以二次创业为驱动、以实体运行为支撑,全力突破种苗‘芯片’、全面延伸产业链条、全速推进品牌创新,重抓预制菜开发、快抓农文旅融合、大抓标准化输出,跑出发展加速度、开辟发展新境界,奋力打造江苏乃至全国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位于淮安南大门、被称为“南京后花园”的江苏省盱眙县,因为一只小龙虾,近年来书写了一段“以虾为媒、以虾会友、以虾招商”的发展故事。依靠“盱眙龙虾”这一形象代言人,盱眙这个苏北小城在国内外声名鹊起。
开捕仪式上渔民们捕获的首批龙虾(央广网发 林昌森 摄)
盱眙龙虾为什么这样“红”?这既离不开其自带的社交属性和网红属性,还得益于盱眙多年来发力节庆经济,精心经营龙虾节。
“类似于‘饭前甜点’,开捕仪式的举行预示着怀抱国际雄心的盱眙龙虾节庆典的开始。”盱眙龙虾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晓东介绍,每年从开捕仪式起,盱眙将不断提高龙虾节的“出镜率”,为后续的“正餐”吆喝造势。在今年的开捕仪式现场,盱眙发布了“盱眙红1号”小龙虾种苗繁育成果,深耕龙虾产业细分领域与阿里巴巴等行业龙头关于建设数字农业等一批项目完成签约,为维系盱眙龙虾的“顶级流量”而重点发力。
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央广网发 林昌森 摄)
如何才能让盱眙龙虾在业界持续站“C位”?发力三产融合。从今年的盱眙龙虾节开捕仪式可见端倪——活动中,包括龙虾交易中心万吨级龙虾加工、龙虾加工中心万吨级龙虾加工等多个合作项目完成签约,《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正式发布。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朱峰介绍,2022年,盱眙县委托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该体系在总结盱眙“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新模式经验的基础上,以强化盱眙龙虾全程质量控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导向,覆盖养殖、加工、生产、流通、餐饮、文旅产业全链条,由“基础通用”“一产养殖”“二产加工”“三产服务”四个部分组成,各类标准共计317项。
“常言道,一流企业定标准,谁制定标准,谁就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这种理念在地方产业发展中同样适用。”盱眙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凭借标准体系的打造,盱眙县去年获评“国家稻虾共生标准化示范区”,又被授予“首批江苏省现代农业(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同时这些举措也为“盱眙龙虾”这一公共品牌的发展预留出更多想象空间。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