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杭集高新区智能制造版图再落一子——朵爱智能可视化工厂正式投产。这座定位为“四化一体”(自动化、数字化、集成化、信息化)的精益智造基地,通过全流程数据闭环与智能物流系统,将企业产能提升至传统车间的两倍。值得关注的是,这是今年以来杭集高新区酒店日用品行业第四家“智变”企业。

生产车间

从“墙壁”到“玻璃” 企业“智造”全透明

走进朵爱智能可视化工厂,近200米的玻璃走廊让人仿佛置身巨大的展厅。“这个展厅展示的可不是商品,是生产商品的过程。”扬州朵爱酒店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善介绍道,从原材料注塑、产品成型、自动植毛、组装检测到包装,整个生产环节“零秘密”地一览无遗。

这个高度透明的车间,来自对品质的绝对自信,也是工厂“可视化”的第一层意思。“另一层‘可视化’是引入智能系统对生产全流程进行管理,从订单、上料、生产、仓储、出库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任善解释,新工厂不仅增加了自动化设备,更引入智能管理系统,让生产和管理有了“智慧大脑”。

生产车间

看建设现场,扬州中成公司航空日用品生产基地已经拔地而起,这个项目计划从顶楼而下分别是原材料生产、生产线、包装线、智能仓储,实现从上往下的高效生产流程,是老牌酒店拖鞋企业中成迈向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一步;看开工现场,今年2月两面针口腔产品智能工厂项目正式开工,将引进购置智能化生产设备54台(套),打造集口腔、日化、酒店日用品配套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如今的杭集,正上演酒店日用品产业数据与吊塔共舞的升级“进行时”。

从“会干”到“慧干” 创新“智变”抢市场

“智能化不是取代工人,而是让他们从‘动手’转向‘动脑’。”任善介绍,新工厂目前已经有1200多万元的新设备进场,现在流水线上一名工人可以同时操作管理5台设备,释放出更多的人力投入到设计、管理、运营岗位,“新工厂投用后,产能可以提升一倍,库存周转从1个月压缩至3天,日均出货超5000件。”

这笔“效率账”的背后,是紧迫的外部形势倒逼下,企业必须做出的转型。在杭集高新区可以发现,各家工厂门口都张贴着“招工启事”。“随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杭集对一线工人,尤其是掌握一定机械化操作技能的工人需求十分迫切。”杭集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杭集酒店日用品生产企业有近2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百家。在面对市场风浪中,许多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甚至有因为一个商品出错被退而直接崩盘的案例。多重压力之下,数智赋能成了倒逼转型后的解题关键。

从“产业链”到“生态圈” 集体“升级”显成效

在朵爱智能可视化工厂投产的仪式现场,有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既不是企业员工,也不是地方代表,却成为参观工厂的第一批客人。他们就是朵爱的全供应链厂商。“今天我是来学习的,智能升级的道理一直都懂,但是要怎么做,只有现场看了才知道。”一原料供应商在现场表示,回去就试着对厂房进行动线调整,先从流程上优化效率。

“只有整个行业都好,上下游产业链健康完整,身处其中的每个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任善介绍,近年来朵爱进一步完善企业供应链的品控赋能课,带动链条的整体提升,达到赢得更大下游市场的目的。

“接下去,我们还将举办‘中国·扬州第二届酒店供应链经营者大会暨中国酒店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大会’,杭集酒店日用品产业不断提升区域知名度,扩大行业朋友圈,拓展产业项目源。”杭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区域内打造更多“数字车间”“标杆工厂”,形成“打造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辛诚轩)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