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见泰兴,新城高楼林立,园区厂房错落、机器轰鸣,田野果蔬大棚连绵成片,看上去就是江苏一个热闹县城的常见之景,但很快我们便被泰兴黄桥镇“中国小提琴之乡”的名片“震了一震”。恐怕除了泰兴黄桥,没有哪个小镇敢拿烧饼和小提琴一起做特产。

在这里,我们看到黄桥从制作一把琴到创办一个企业,到衍生一个产业。

从一把小提琴到一家企业,20世纪60年代,面对复杂的制作工艺,一家乡镇乐器厂团结地里农民的力量,妙用流水线拆低制作门槛,打磨出小镇的产业雏形。黄桥提琴在琴匠们一根弦、一块零件的钻研中不断改进与成长,凭“勤奋的乡村力量”一步步走向国际。

从企业成长到产业升级,老牌企业中走出了一批批能工巧匠,成就星罗棋布的乐器品牌,共筑产业基石。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老一辈创业者能谋能干。回流乡村的年轻手艺人理念更新,聚焦技术革新,瞄准高端市场,成为行业技艺提质的中流砥柱。

“硬实力”在加强,“软环境”也跟得上。当地龙头企业聘请“国际提琴制作大师”郑荃为“琴韵小镇”的名誉镇长,邀其开办培训班。孵化更多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更多本土中高级以上的制作师,黄桥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的路越走越宽,将以量取胜转为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2年“6·21国际乐器演奏日”黄桥会场现场(央广网发 聂友 摄)

从产业蓬勃到乡镇“更新”,独具特色的提琴产业催生了崭新的“提琴小镇”,配套丰富、老镇更新的同时,也带给居民更加富足的精神生活,给当地创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在黄桥镇的小学里,几乎每个孩子都要掌握一门乐器。在“国际乐器演奏日”,黄桥人拉着黄桥琴,让世界听见中国之声。

除了黄桥提琴,在泰兴中国式现代化的进行曲中,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也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强音。精细化工、现代农业……泰兴以园区经济为抓手,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聚合产业集群。

中国县域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发展县域的方式没有标准答案,我想,产业或许不可复制,但正因如此,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才更值得期待。

文章链接:【大宏图·“县”在启航】江苏泰兴:“提琴之乡”奏响提质好声音 “城乡奋进”打造共富新产业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