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施桥镇永顺村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休闲旅游产业为先导,深挖稻麦种植与水产养殖两大传统产业潜力,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施桥镇永顺村
当前,永顺村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已是一派忙碌景象,近百亩田地上的小麦刚刚完成颗粒归仓。尽管今夏经历了干旱挑战,但在种植人员的精心管护下,仍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
“今年的小麦整体喜获丰收,我们提前部署,确保道路畅通、晒场充足等配套工作都落实到位。”江苏永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邓宝安在麦收后介绍道。丰收的喜悦尚未散去,新一轮农事已接续展开。基地内,青翠的秧苗长势良好,正待移栽。
永顺村因水而兴,南濒长江,西靠运河,北枕小夹江,形成了三面环水的优越格局,赋予其极佳的土壤和生态条件。为了将这一自然禀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2019年,永顺村启动了“稻虾共养”项目。通过整合流转500多亩农田,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基地建设。这一创新模式巧妙利用农田旁沟渠水体养殖高价值的淡水澳洲龙虾,实现了“一亩田、百斤虾、千斤稻米、万元收入”的综合效益倍增。项目前期已成功投放约两万尾虾苗,目前正处于精心饲养的关键阶段。
不止于产业,文化赋能添活力。同步推进的,还有乡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活化。去年,永顺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精心打造了集展示、学习、交流于一体的“振兴学习所”。该空间融合“红色施桥”“生动施桥”“振兴施桥”三大主题展厅与“振兴讲堂”,已成为传承乡村历史记忆、凝聚发展共识、激发振兴动能的新载体。目前,这座承载着乡村发展新愿景的文化地标已全面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从丰收的麦田,到碧波荡漾的虾塘,再到蕴含文脉的学习所,施桥镇永顺村正以坚实的步伐,绘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浓的乡村振兴新图景,“稻虾共养”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正是其融合发展路径的生动注脚。(扬萱)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