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盐城5月25日消息(见习记者王纪民)5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的“生物多样性之美——‘湿’意盎然的生态答卷”网上主题宣传“行走江苏湿地城市”采访活动走进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距离感受湿地上的生机盎然。

滩涂广阔,芦苇丛生,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在这里生活着一群“湿地精灵”——麋鹿。

记者乘车穿梭在保护区内,成群麋鹿尽现眼前,有的驻足观望,有的弯腰吃草,有的自然游荡。保护区内的游客途中若偶遇几只野生麋鹿,拿着胡萝卜还能与它们亲密互动。

保护区内的麋鹿(央广网发 顾炀威摄)

“在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麋鹿保护区以管理、科研、生态旅游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我们现在每月的5号、15号和25号,会组织大家在沿海滩涂上搜寻麋鹿,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等。”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刘彬介绍。

根据饲养方式和活动范围的不同,保护区内的麋鹿分为野生、半野生、人工驯养三个种群,不同种群的保护方式有所不同。2017年,保护区在国内首创麋鹿驯化实验,已成功驯养78头小麋鹿,为麋鹿的饲养管理、人工驯养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会定期进行网格化调查,沿途搜寻麋鹿,了解它们的坐标点,在原生地多点放养、繁殖扩群,恢复野生种群。未来保护区重点将放在野外麋鹿的管理上。”刘彬说。

官方资料显示,去年,大丰麋鹿保护区的麋鹿数量已经由1986年建区时的39头发展到7033头,其中野生麋鹿数量已达到3116头,结束了全球百年以来无完全野生麋鹿群的历史。大丰麋鹿种群繁殖率、存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是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

据了解,大丰麋鹿保护区的生物圈逐年扩大,生物量不断上升,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丹顶鹤、黑嘴鸥、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的栖息数量比建区时增加了数十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有93种。

鹿鸣呦呦,鸟儿翩跹,因海而生,由鹿而起。新时代下,江苏盐城正在大美湿地上绘就生态新画卷。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