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维护消费者权益,守护消费安全。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新消费时代保驾护航。
央广网南京7月3日消息(记者王锡斐 庄滨滨)近日,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接到江苏盐城卢先生购买保时捷汽车遇到各种问题的投诉。卢先生反映,自己花百万元购买的保时捷卡宴汽车,不仅提车当天报气囊故障,后续使用中还出现内饰异响、方向跑偏、共振压耳等问题。提车一年多,这辆百万豪车不仅没有给自己带来驾驶的快乐,反而因为出现种种故障,带来烦恼不断。
异地购车 百万豪车故障有点多
卢先生说,2024年3月27日,他在江苏镇江保时捷中心购买了一台24款卡宴。“提车当天,车子出现了气囊故障,4S店说是一个电子元件故障,换一下就可以,告诉我这车没问题让我提走。同时,给了我店内4000积分。”
卢先生购买的24款卡宴(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然而,车子开了不到两个月,出现了轻微的门板松动异响。由于保时捷实行的是全国联保,卢先生便联系了距离自己近的盐城保时捷中心。维修负责人告诉卢先生,“简单处理一下,垫个隔音棉就好了”。卢先生感觉问题不大,也就没放心上。直到2024年11月,卢先生发现整车跑偏,方向盘斜右,于是到4S店调整了几回,但没能最终解决问题。
2025年3月15日,由于车子内饰异响、方向跑偏,卢先生实在忍无可忍,将车送回镇江保时捷中心。卢先生说:“那次车子留在4S店接近十五天,最后4S店告诉我整车内饰板要全部扒掉重换,我不能接受。至于方向跑偏的问题,4S店告诉我,这车方向就这样,就是松散,每个车型调校不一样,只要方向不偏就行。”
可是,卢先生在取回车辆高速返程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卢先生说:“车子在路上出现了高速共振压耳问题,压得耳膜疼。”之后,车子又出现了方向跑偏现象。卢先生及时反馈给镇江保时捷中心,但对方告诉卢先生,车辆方向没问题,四轮定位数据是“绿色的”。(车辆高速共振压耳现象是指在高速行驶时,车辆内部产生低频共振,导致车内空气震动,使得乘客感觉耳膜受到压迫。这种现象通常在SUV和MPV车型中更为明显,尤其是在某些速度区间内,乘客会感到车内闷闷的,仿佛有一股压力压在耳膜上。记者注。)
4月1日,卢先生发现车子的方向盘在“咔咔”作响,感到非常恐惧,于是录了视频反馈到镇江保时捷中心,得到的回复是,车子的方向盘转向柱或者方向机需要进行维修,要拆底盘重新调校,还要把所有内饰掏空重新订一套回来组装。卢先生说:“这样的维修等于把车拆了,4S店要重新组装一台车给我吗?这实在让人无法容忍了!”
第三方检测公开直播被拒 解决方案难达成
针对卢先生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镇江保时捷中心,负责人朱经理告诉记者,卢先生的车是2024年3月从店里提的,之后,直到2025年2月,卢先生第一次进店进行车辆保养,反映了车子方向跑偏的问题,简单调试之后,卢先生当天来当天回了。
3月15日,卢先生第二次进店,反馈车子方向跑偏、内饰异响两个问题,于是将车子留店查修,“当时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查修、调整,关于内饰异响的问题,因为客户一直反映他的内饰有些异响,所以我们主动提出免费给他维修更换。”朱经理说,因为内饰是定制件,需要卢先生授权才可以订货。跑偏的问题,当时调整好,卢先生是满意的,然后就走了。
4月,卢先生投诉至保时捷中国,朱经理说:“当时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他,并且告诉他,如果他觉得还是有问题,不方便的话可以提供上门服务。”最终,协调卢先生在盐城保时捷中心进行检测,对反映问题逐一检查后,盐城保时捷中心一一做了解答,只是免费更换内饰,卢先生一直没有授权。“像跑偏、共振压耳问题,我们确实没有测试到。”朱经理说。
卢先生反映的方向跑偏、共振压耳问题,4S店没有测试到,于是,经双方协商,保时捷镇江中心在中国召回网下单了第三方检测。临近检测,卢先生希望公开直播检测过程以示公平公正,但是保时捷镇江中心不同意直播,双方没能达成一致意见,检测作罢。
对于卢先生反映的内饰异响问题,4S店提出免费更换,但卢先生为什么一直没有授权呢?卢先生认为:整车换内饰,车子价值会大大降低,对二手车买卖或置换影响很大。而且4S店始终不承认车子有问题,这让他很不满意,他希望镇江保时捷中心先承认车子质量有问题,确实维修过,并给出维修的最终解决方案。如果维修不好,也给出修不好的解决方案。
律师:搜集持有的有效证据依法维权
6月13日,记者走访了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丁卯分局,该局郑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卢先生4月12日、5月6日分别投诉镇江保时捷中心一次。5月28日,经现场协调,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终止了调解。关于卢先生反映的内饰异响、方向盘跑偏等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消费者有确凿有效的证据证明,车辆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也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职能部门会进行调查取证,如果确实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会督促4S店积极解决问题。
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针对卢先生遇到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海华永泰(南京)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彭源浩,彭律师认为,卢先生投诉的内饰异响等车辆问题,属于消费者和产品经营者之间的家用汽车买卖合同纠纷。遇到这种情况,应当首先寻求第三方鉴定机构的介入,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对购买车辆是否有严重的安全性能故障,是权威认定。
对于车辆的一般质量问题,在三包期限(2年或者行驶里程50,000公里)或包修期限(3年或者行驶里程60,000公里)内,应当由产品经营者免费修理,包括免除工时费和材料费,直到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对于在三包期限(2年或者行驶里程50,000公里)内存在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车辆,消费者既可以选择以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为由解除合同,同时也可以要求经营者进行整车更换或者退货。目前,卢先生可以根据自己车辆的购买时间,行驶里程等因素,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考虑是否需要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权威认定,在“三包期限”或“包修期限”内依法维权。
最后,彭律师提醒消费者,对于车辆这一类高价值的消费品,在购车后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尤其应当重点把握购买后的这几个时间节点:2年5万公里三包;3年6万公里包修;购车7日内更换主要零件可以退货、更换;购车60日3000公里出现严重安全性能故障可以退货、更换;超过60日但在三包期内,累积两次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或维修超过30日或同一质量问题维修超过4次,可以进行退货、更换。
截至发稿前,双方仍未能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卢先生告诉记者,根据律师建议,他目前正在搜集相关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