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王锡斐)11月12日,长江大保护司法改革钟山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贺小荣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建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夏道虎,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田云鹏,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永利,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泽军致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作主旨演讲,江苏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参加论坛。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锡斐 摄)
贺小荣指出,人民法院特别是长江流域各级人民法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为推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要秉持能动司法理念,依法延伸环境资源审判职能,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工作大局。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找准环境资源审判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点,在司法实践中积极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揭示的深刻内涵。要秉持最严法治理念,推进以长江保护法为代表的法律法规体系正确实施,保持打击危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坚持对环境资源违法和犯罪行为“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惩治与预防,让最严格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更加彰显实效。要秉持系统保护理念,不断增强司法保护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持续深化环境司法和执法的衔接配合,在推动“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格局落实落细上展现司法担当,推进长江流域江河湖泊、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综合治理。
韩立明对论坛在南京举办表示欢迎。她说,南京是万里长江进入江苏“第一站”,近年来,南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山水城林画卷更加靓丽,绿色转型步伐更加坚定,拥江发展格局更加壮阔,长江文化价值更加彰显,书写了沧桑巨变的扬子风华。南京将坚持以绿色司法守护绿水青山,以协同联动促进齐抓共管,以综合治理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深化高质量环境资源司法实践,持续筑牢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屏障,谱写好新时代长江之歌的南京篇章。
刘建洋指出,近年来,江苏政法机关切实扛起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使命担当,认真贯彻实施长江保护及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协作,依法从严打击非法排污、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涉江突出生态环境犯罪,为实现长江江苏段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了有力政法保障。江苏政法机关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准确把握长江大保护蕴含的核心要义和战略部署,继续深化环境司法理论和实践创新,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长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夏道虎指出,自2008年设立全国首家中级法院环境保护庭以来,江苏法院持续探索环境司法改革,创建9+1环境资源审判机制,研究出台贯彻长江保护法14条措施等一批司法举措,依法办理“特大非法捕捞长江鳗鱼苗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探索创设全链条追责、增殖放流等一批裁判规则和执行方式,推动建立长三角环资司法协作等一批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机制,精心打造长江大保护漫画丛书等一批环保法治宣传品牌,着力提升长江司法保护效能。江苏法院将充分吸引转化论坛研讨成果,学习兄弟法院先进经验,更好守护美丽江苏,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行为法学会向江苏高院捐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理解与适用》图书,举行了《以案释法:漫画长江大保护》新书发布仪式,开展了首部环境司法保护题材大型电视连续剧《江河之上》推介活动。论坛发布了《长江司法保护南京倡议》,并表彰一批优秀论文。与会专家学者和法院实务部门代表围绕“长江大保护与环境资源司法改革”主题开展研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