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化学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江苏江农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柏顺华瑞”号散货船正停泊在码头上进行卸货。“‘柏顺华瑞’号6天前从湖北省枝江兴港码头出发,满载的近6000吨硫酸铵,都是从贵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采购而来。”据该公司总经理门东介绍,从2024年4月起,公司已与贵州雅友、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等4家贵州企业达成硫酸铵采购合作协议,截至2024年12月已采购硫酸铵18万吨。
上料—破碎—拌混—挤压造粒—一次分筛—烘干—冷却—二次分筛……走进江农新材料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生产设备有176台,生产规模国内最大,每天可达6000吨。”据门东介绍,公司总投资6000万美元的“年产100万吨硫酸铵挤压颗粒加工项目”,主要生产氮肥——硫酸铵,原料来源为发电、焦化等企业的副产品。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领先的研发团队、检验设备,以及精细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和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共同创新技术,促进原材料品质升级,产品硬度高、粉化率低、性能稳定,商检通过率达100%。
“我们生产的硫酸铵全部出口,主要销往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等地。自2024年2月底正式投产以来,已有多家海外客户慕名前来参观考察。前不久巴西客户来大规模考察,正是外商口口相传、牵线搭桥的成果。”门东自豪地说,“好原料生产好产品”,国外客户对江农产品的质量一致认可,离不开从贵州企业采购到的品质优良的硫酸铵原料。接下来,还将增加相关业务人员,调研贵州硫酸铵生产企业的产能情况,加大合作力度,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实现贵州和江苏产业互补、经济协同增效。今年,该公司预计将从贵州企业采购硫酸铵25万吨。
当天晚上,江农新材料公司的1.1万吨硫酸铵产品从泰州“出海”。“我们运用国内先进的智能物流平台,实现了运输库存数据实时分析和预警,并结合陆运水运海运多渠道多方式,为原料采购、生产销售提供强有力保障。”据门东介绍,公司与相隔仅1公里的泰州杨湾益嘉港务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设置专用外贸泊位,海运与陆路运输成功连接,形成了高效便捷的运输网络,目前港口日预装峰值可达3万吨,船舶即来即装,物流周转效率在国内化肥行业最高。
在该公司原料仓库,记者见到了硫酸铵原料。“白色的为锂电级硫酸铵、乳白色的为氰尿酸级硫酸铵。”据门东介绍,硫酸铵原料运输时间过长会板结形成块状,影响卸船速度。因此,江农新材料公司为硫酸铵原料设计了一条高效运输方式:在三峡大坝下游枝江市装船,然后通过水运以最快速度把原料运到公司,每吨可节省运费12元至20元。在他看来,乌江全线复航,水运“黄金效益”日益提升,随着未来乌江三级航道的建设推进和“上下游同步通航”的实现,贵州硫酸铵等优质“黔货”水运进入江苏将更为顺畅,不仅有助于提升贵州在长江经济带中的经济地位,同时还有助于激发长江沿岸城市经济的活力。(周建平 赵晓勇)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