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德美江苏”看扬州:“润物无声”的诚信文化

2018-12-26 22:3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扬州12月26日消息(见习记者王诗杨) “德美江苏”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第三天,媒体代表们走进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记者注意到,在一日三餐的饭桌上,“公筷”正逐渐成为扬州的一项“社会行动”。提倡但不强制,这是扬州提倡餐桌文明的方式。而当记者探访扬州的社区、街道、商城时也发现,扬州的诚信建设同样十分注重文化倡导。
琼花观社区:“进得了门,说得了话,带得走人。”
       “1990年我从我母亲那里接手,社区里有多少户人家,每户家里有多少人我全都清清楚楚。”说话的是扬州琼花观社区居委会主任李华,母女两代加起来已经为群众服务了60余年。琼花观社区位于“双东”历史文化街区,2001年由五家居委会合并而成。现在0.31平方公里的社区内居住有3006户,8799人。
       没有选票,没有候选人,每人发一张空票写上心仪人选的名字。这是琼花观社区特有的选举方式,李华就是这么被100%的投票率“选”出来的。居民为何如此放心?记者从社区的管理模式中找到了答案。
当天琼花观社区正在举办邻里文化节
       琼花观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探索建立一种志愿的互帮互助服务机制,这种机制的主要实施方法就是尽可能把社区服务“下放”进居民家里,充分发动居民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居委会把平时可借出的生活用品全部投入居民家中,任何一家有需求都可相互寻求帮助。对于那些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居委会还提供每天8块钱的营养餐送进老人家里,午晚两顿,每顿两菜一汤,一周七天不重样。对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周边邻里和志愿者自愿上门给老人喂食,确保每位老人有人照料有人陪。“这项服务我们都是贴钱在做,也是想让老人多感受到关爱。”李华表示。
设在居民家里的“调解室”
       此外,社区还推行“网格化”治理,也就是在10个一级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社区科学划分成75个二级网格,共有2360名网格员提供随时服务。记者走进一家“网格里的调解室”,发现这家调解室竟也设置在居民家里,调解员就是社区里的居民。哪家遇到矛盾纠纷了,都可以来“唠唠家常”。
       “今年我59岁了,我也正在培养我的儿媳把服务传承下去。”李华的儿媳目前已在社区岗位上工作两年多,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要让社区“进得了门,说得了话,带得走人。”
京华城:将“明厨亮灶”进行到底
“透明厨房”
       眼前的这间“透明厨房”设置在扬州京华城全生活广场内的一家餐厅门口。透过屏幕上方的实时监控,记者可以通过可触摸屏幕任意变换角度,全方位看到餐厅后厨的工作情况。当时正值下午2点46分,即便是在餐厅的非高峰就餐时段,也可以看到后厨内工作人员整理食材、清洁环境的实时状态。监控下方则是一块由所在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置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顾客可以随时查看餐厅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餐厅服务人员的健康合格证、明码标价的所有菜品等,甚至连餐厅从主管到普通服务员的人员构成也都十分详细。
       “像这样的视频式厨房在扬州的覆盖率达到67%。”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明厨亮灶”主要采取“视频式厨房”和“橱窗式厨房”两种建设模式,并且带有录像存储和录像回放功能。当出现报警事件时,通过网络平台软件,可以对录像进行回放和下载,为事件的调查及事后取证提供资源。据统计,目前扬州市内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型以上餐饮单位的“明厨亮灶”实施率分别为86%、89%、96%和71%,并且正在利用社会第三方信息技术公司免费为餐饮单位安装“视频式厨房”。
监管人员讲解“美滋滋”食品安全公众服务平台
       此外,在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上,记者还目睹了“美滋滋”食品安全公众服务平台的操作过程。监管人员只需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登录平台,在选择药监管的餐厅后,平台会自动显示出应检查条目的具体要求,并全程为监管人员的检查提供参照。检查完毕后,监管人员可在平台上自主选择该餐厅的评分和监管意见,最终反馈到餐饮商家。据了解,这一平台由执法子系统、商户管理子系统和公众手机APP三部分组成。今年,扬州市12881家餐饮单位的基础数据全部入网,公开信息化执法11575次,有效提升了监管效率。
       在当天的走访中,全国网络媒体代表们还参观了皇宫社区邻里中心、东关街和市政府信息资源中心等。
编辑: 杨守华

“德美江苏”看扬州:“润物无声”的诚信文化

“德美江苏”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第三天,媒体代表们走进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记者注意到,在一日三餐的饭桌上,“公筷”正逐渐成为扬州的一项“社会行动”。提倡但不强制,这是扬州提倡餐桌文明的方式。而当记者探访扬州的社区、街道、商城时也发现,扬州的诚信建设同样十分注重文化倡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