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京11月2日消息 为了呼吁全社会关注和丰富视障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学之都”南京在10月15日国际盲人日((White Cane Safety Day),发起“文化中的力量”全球助盲声音传递活动,目前已获得包括世界盲人协会、雅典艮纳底乌斯图书馆、英国盲人全国联合会在内的30多家助盲和文化机构参与。截至目前,已有29条中英文有声读物被制作和在社交媒体分享。

  据WBU(世界盲人协会)官网显示,全球范围内,视力障碍或失明人士达2.85亿。新冠疫情对这一人群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唤起社会公众对视障和失明人士的关注和关怀,南京以“聆听城市的水畔故事”(Words on Water)为主题,在社交媒体发起“文化中的力量”全球助盲声音传递活动,呼吁广大网友录制描写城市水畔散文和诗歌的有声读物,并在社交媒体上带标签#WordsonWater、#WhiteCaneSafetyDay分享。作为发起方之一,金陵图书馆率先分享了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由南京大学三位同学用英语朗读录制。
  活动发起后,得到了国际助盲、文化机构和个人的热烈回应。“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倡议”,世界盲人协会秘书、新西兰盲人社区的倡导者玛蒂娜·阿贝尔-威廉森(Martine Abel-Williamson)女士在接受组织方采访时表示,除却诗歌和散文本身带来的艺术享受,真实的人带着各自的口音和体验去朗读,能给有视力障碍的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我想视障群体会很喜欢,其他群体也会很喜欢。”
  她专门为活动写作同名散文《水之语》,文中写到“新西兰是名副其实的长白云之乡,太平洋和塔斯曼海塑造了我们国家人民的个性。其他国家不得不深挖壕沟来保护它们的国土,而我们国家则拥有绵延数千公里的天然保护屏障。”
  美国珀金斯盲人学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盲人学校,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伦·凯勒曾在此就读,该校国际部中国/东南亚项目协调专员吴美伦女士(Ami Tango-Limketkai)曾到访南京特殊师范学院,促成两所学校间的持续交流与合作。她自己撰写并录制了有声散文《波士顿的查尔斯河》,描述了学校附近的查尔斯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沿河有一个半英里长的盲文小径公园,既可以欣赏,又可以探索。其中一条四百多米的小路,配有导线,供盲人独立探索。一路上,花岗岩上的英文和盲文记录着这片区域有趣的知识。来往的游客,都可以从中了解附近发现的美洲土著文物以及查尔斯河上的各种鱼类。当你站在查尔斯河公园旁时,你可以听到翅膀猛烈击打水面发出的声音,也可以听到巨大的白天鹅从河面升空时发出的号角般鸣叫声。”
  除了分享自创的散文和诗歌外,更多参与活动的机构选择了录制名家名作来传递。澳大利亚最大的盲人和弱视人士服务提供商澳洲视觉障碍协会(Vision Australia)朗读了由澳洲女诗人多萝西娅·麦凯勒(Dorothea Mackellar)著名的国颂诗作《我的祖国》(My Country),“我爱她的遥远地平线,我爱她的宝石蓝色的大海,我爱她的美丽与恐怖——这块广袤褐色的国土属于我!”;始建于1926年,雅典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艮纳底乌斯图书馆(Gennadius Library)朗读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晚期著作《蒂迈欧篇》中的选段,揭开亚特兰蒂斯的神秘面纱;纽约拉威尔盲人学校(Lavelle School for the Blind)分享了美国儿童作家劳拉·李·霍普(Laura Lee Hope)的小说《鲍勃西双胞胎在海边》2个篇章。
  参与活动的全部有声读物将由金陵图书馆制作成名为《水之语》(Words on Water)的电子书,收录在该馆的数据库中,公众将可在金陵图书馆、中国南京周微信公号等新媒体平台免费下载。
  “当《水之语》出版之后,我们将会感到更加团结紧密和齐心协力。”玛蒂娜·阿贝尔-威廉森想对中国的盲人说,“我们都在与命运抗争,共同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继续分享和参与。”
  以本次活动为起点,南京与全球各地助盲机构建立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平台,今后将从资源、人力、技术等层面提供支持,通过平台常态化交流,促进助盲经验与助盲供给的分享,帮助各地助盲机构吸纳更多志愿者,更好服务视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