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让红色基因点亮前路 南大党史资料馆新馆揭幕

2018-07-01 19:28: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广网

      央广网南京7月1日消息(通讯员罗静 齐琦 魏荣 记者景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党员人数由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近9000万,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犹如势不可挡的洪流,不断推动着革命事业滚滚向前。”

      这是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仙林新馆展厅前言中的一句话,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冲击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心房。一本本、一册册泛黄的普通党员资料向参观者无声地诉说着革命者的信仰与坚贞。也许,这只是党史长河中不起眼的一份记忆,如今却幸运地躺在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新馆的展柜内,成为后来者瞻仰与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8年6月29日,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新馆正式揭幕。作为全国唯一以“党员原始档案资料”为展品的党史馆、江苏省首批“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它吸引了校内外众多的参观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硕士生2017级党支部书记尤嘉青在参观结束后告诉笔者:“这并非我第一次参观党史馆,而按照时间脉络重新规划布局后的展览,配上学长生动的讲解,使我感受到了党史的生动与具体,这种实物展览也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让人感慨良多、启迪良多。”

      展品全部来自曹大臣的个人收藏

      在这个占地5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党史馆里,摆放着数万件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成长足迹的原始档案材料,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千余件不同历史时期普通党员的各类申请书、志愿书、思想汇报等个人材料,这些展品全部由党史馆馆长、我校历史学院教授曹大臣个人提供,这是他20多年积累下来的个人所藏。

      “收藏党史文献,纯属偶然”,曹大臣回忆道,20多年前,他和同学到旧书市场闲逛,发现一个摊点有一摞资料,随便翻翻,见是某党员的档案,包括入党申请书、党员登记表、党员鉴定表、反省自传、思想小结、离休报告等,就买了下来。“身为历史老师,一看到档案资料就知道是宝贝,当时价格很高,也舍不得放弃”,后来,有意无意的,他又陆陆续续购置了一些。

      在南开大学读博后期间是他收藏的高峰期。天津的三宫书市比较繁荣,曹大臣每个周末都在书市流连。当时,收藏党史资料的人很稀少,所以有时一次就能买到几口袋,打着黄色的面的才能拉回来,“资料堆满了房间,简直就是睡在历史里”。回到南大工作后,到朝天宫淘旧书仍是他的最爱。20多年来,曹大臣流连于全国大小书店、古玩市场,还通过与各地的收藏家交流获得了一些藏品,甚至利用赴日本学术交流的机会专门跑到旧书店里搜寻,现在馆里展出的一些日军的反共史料就是曹大臣从东京、京都等地购来的。

      曹大臣介绍说,因为战争时期战火连绵,许多原始的党史资料都被销毁,所以能被保存下来的都是弥足珍贵的。他指着办公室里尚未拆封的20多箱原始档案资料既欣慰又有些遗憾地说,这些都是他的“存货”,因为事情太多还未来得及仔细整理。“随着城市的改建、古旧书市的消失、档案保存工作的日渐规范等原因,档案资料的价格越来越高,这类原始材料现在已经很难收到了。”

      特色史料讲述红色故事

      一份史料代表一份记忆,一份记忆蕴含一个故事。曹大臣说:“一直以来,普通的党员个体以及他们的生活是被整体忽略的,他们作为一个孤立的人平凡无奇,只发出一点点光亮;但作为一个集体,在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在他们为真理而斗争的时候、在他们为未来而努力的时候,他们的形象就变得高大起来、明亮起来。党史馆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纪念馆,也不同于普通的红色收藏,它的特色在于,除了关注大党史之外,更加关注党员个体,通过生动丰富的普通党员事迹展示党的事业的艰辛历程。”

      谈及党史馆里的“镇馆之宝”,曹大臣笑言“这些都是,很难说某一个人的资料比另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积累下来的史料也不一样”。展厅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三类特色史料——

      鲁南地区3200多位烈士登记表。登记表共600余份,填写时间是1948至1949年,登记的是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军民,其中既有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也有地方武装的民兵,如铁道游击队队员等。登记表登记了烈士的姓名、籍贯、通信处、家族成份、本人出身、经济状况、入党年月等个人情况,记录了“何种英模”等战斗事迹,还详载了何时何地如何牺牲、现安葬地及标志、安葬负责人等事项。有一份表格记载了一位独立营战士是如何牺牲的,上写:被日军活埋。曹大臣说,这些泛黄的登记表反映了鲁南解放区的历史演变,也承载着一份沉重的历史记忆。

      延安整风运动时期的党员史料。包括干部登记表、党员登记表、党员履历表、思想汇报、自传等个人资料。表格除了填写党员的年龄、性别、籍贯等自然情况外,党员还要向党组织坦承“曾经被捕过几次”、“有没有与党组织失去过联系”、“党组织对你的结论是什么”、“有没有犯过错误、受过处分”等情况。曹大臣介绍说:“这些材料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党员的个人卷宗,这也是中共党员个人档案制度的由来,这些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翔实资料,不仅反映了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党组织对党员从思想到作风的严格要求,同时也使他们的经验教训成为后继者的参照。”

      中共队伍中的外籍党员档案。日本人畑中新吉是其中的典型。日本侵华时期,畑中作为机枪手和运输兵随军入侵中国东北,后转战江苏高邮。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新四军收编,在淮阴地区的日本工农学校接受党的教育。1946年4月起,他在新四军四纵队当军事教员。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立三等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在南京汽车制配厂工作,1959年加入中国国籍。他在自传中称:“刚参加革命时期,我思想上是过去受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教育,不相信共产党。在工农学校学习的时候没有很好学习,一心想回国,但是经过共产党的耐心教育,我的思想慢慢地觉悟过来,学习也开始很努力,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思想觉悟。我自己真正地找到了工人阶级应走的道路,我自己也下了决心,今后一定跟着共产党走”。

      中共党史资料馆的“前世今生”

      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新馆的前身是“中共党史资料陈列室”,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和当时的历史系党委联合筹建,于2009年7月1日揭牌成立,馆址位于鼓楼校区文科楼八楼,全部展品由历史系普通党员曹大臣个人提供。在这个50多平米的陈列室里,既有普通党员的个人资料,年代从1926年至1976年,涉及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珍贵文献,还有“团史资料”和“文革刊物”两个专题,包括不同时期的团章、入团志愿书、团员档案和文革红卫兵活动的有关资料。

      历史学院搬迁仙林后,校党委书记张异宾批示把新馆作为“两学一做”重点工程来抓,并要求把展出与研究结合起来;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等多次参加布展研讨,并亲临现场指导具体工作。新馆建成后,顺利入选江苏省首批“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2018年1月31日,江苏省“省一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集中授牌仪式在宁举行,曹大臣作为示范点代表到会领取标牌。他高兴地说,“从陈列室到党史馆,不仅占地面积大了,藏品也比原来丰富,建立它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位参观者通过真实的史料感到党史的真实、可靠、生动,让党史变得有血有肉。”

      党史馆新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由党史资料展厅、党史研究室、党史资料特藏部、党员教室和网上中共党史馆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党史资料展厅是党史馆的主体,分为信仰追求、战争考验、自身建设、使命担当、党旗下的南大等五个展区。党史馆成立以来,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目前已成为南京大学中共党员教育基地、南京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江苏省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一批批来自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党员们在这里接受党的教育和洗礼。

      谈及党史馆新馆的未来发展,曹大臣表示:“我的目标是将党史馆办成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党史资料馆,让它不仅成为一个红色参观之地,更成为一个学术研究中心”。在学校的政策支持下,曹大臣正在着手完善网上中共党史馆的各项内容。他说,由于场地所限,他的5万余件藏品并没有在展厅中全部展出,为此,他将在网上党史馆定期投放展厅里所没有的党史资料,通过网上和展厅的相互配合,全面展示党史的发展进程。党史馆在加强与校外党史机构合作的同时,还要依靠南大党史研究专业力量,加强对党史的研究,进一步深挖党史资料背后的党员故事。曹大臣预计在2021年出版一套以馆藏档案史料为基础的《微观党史研究》丛书,内容涉及入党程序的变化、入党条件的变化、中共地下党员、中共女党员、中共队伍中的外籍党员、在外国的中共党员生活等。

      “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大学是地下党活动中心之一,南大共产党人曾为党的事业做出过重大历史贡献。新馆开馆以后,我还将重点收集、展出南大历史上的党员资料,展品内容也会更加丰富与系统。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红色基因在南大代代相传,点亮更多前行者的路。”曹大臣如是说。

编辑: 杨守华

让红色基因点亮前路 南大党史资料馆新馆揭幕

2018年6月29日,南京大学中共党史资料馆新馆正式揭幕。作为全国唯一以“党员原始档案资料”为展品的党史馆、江苏省首批“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它吸引了校内外众多的参观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硕士生2017级党支部书记尤嘉青在参观结束后告诉笔者:“这并非我第一次参观党史馆,而按照时间脉络重新规划布局后的展览,配上学长生动的讲解,使我感受到了党史的生动与具体,这种实物展览也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我党走过的峥嵘岁月,让人感慨良多、启迪良多。”

关闭